您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学管理 > 教务动态 >
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关于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
日期:2021-11-05 来源:本站

  根据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》的要求,学院主持工作的刘晓文副院长组织分管教学副院长、系部主任、课程负责人及部分教师代表就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进行了座谈,同时向全体老师们发放了调查问卷,现将调研的结果汇报如下:

(一)学院课程开设情况

 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、软件工程(NIIT)系、物联网工程系和信息技术公共教学部(承担全校计算机类公共课的教学任务),所开出的课程包括:5门公共必修课、2门大类必选课、11门公共任选课,此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还开出26门专业课、软件工程(NIIT)系还开出42门专业课、物联网工程系还开出29门专业课。

(二)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情况

  学院目前的基层教学组织主要有教学团队和课程组两种形式。《多媒体技术及应用》、《Visual Basic程序设计》、《数据结构》3门省级精品课程,《数据库技术与应用》、《计算机网络》2门校级精品课程,以及《大学计算机基础》、《Python程序设计》、《计算机应用基础》、《程序设计基础》4门公共必修,任课教师相对稳定、学生人数较多且有一定的经费支持,其教学组织为教学团队。不同教学系之间均开设的课程或由2名以上老师同时开出的课程,如《离散数学》、《操作系统》、《数字逻辑》等9门课程其教学组织方式则为课程组。从学院层面来看,教学团队或课程组的覆盖率在信息技术公共教学部是100%,但在教学系覆盖率不超过50%,覆盖率相对比较低。

教学团队或课程组的任务主要有:修订课程的教学大纲、统一教学进度、建设课程教学资源、开展教学活动交流、共同申报教改项目等。

教学团队经费主要通过教改项目立项来支持,课程组经费相对较少,主要通过系部二次分配给予支持。

(三)学院教学团队的典型案例

  学院承担数物信大类学科基础必修课《程序设计基础》的教学团队由学科带头人邓正杰博士带领13名老师于2017年12月组建。主要成绩有:

1、通过集体研讨、集体备课等的方式开展各类教研活动,包括制订课程教学大纲、教学进度、编写教材、建设教学资源、交流教学方法、融入课程思政等。

2、采用线上程序设计训练平台,组织教师给学生开展“一日一题”讲解活动,督促学生多学多练。

3、近两年来,所教的学生在各类程序设计大赛中屡获佳绩。天梯赛省级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4项、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4项;传智杯一等奖3项;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;蓝桥杯国赛三等奖4项,省赛一等奖5项、二等奖5项、三等奖2项。

4、近两年来,团队成员在教研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,发表论文2篇、编写教材1部、获得教改项目2项。

(四)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

  教学团队、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为落实教学任务、开展教研活动、推进教学改革的载体对提升本科教学质量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,但在推进这个工作时面临以下困难。

1、基层教学组织及其负责人的职责和权利很难明确、所承担的教学工作很琐碎且难以量化及评价,相对于科研,其投入与产出的性价比不高,因此教师们的积极性不高。

2、很多专业课,特别是专业核心课,在当前师资普遍比较紧张的情况下,都是一门课程一名老师来承担,往往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去成立课程组。

3、缺乏经费支持。若没有教改项目立项,很难有固定且持续的经费去支持课程组开展活动。

(五)建议

1、对覆盖面广、受益学生数量大的课程或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先进行试点或重点扶持,以点带面,逐渐铺开,营造教师乐教、善教的良好氛围。

2、学校层面应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及相应的经费配套,以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,形成结构合理、功能健全、运行有效的基层教学组织,促进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