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 首页  新闻中心  学院新闻 >
我院师生种下80棵黄花梨共筑绿色校园梦
日期:2025-03-13 来源:信息科学技术学院

2025年3月12日,我院师生积极响应学校"梦想扎根沃土 植树焕新校园"主题倡议,在桂林洋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对面区域开展植树活动,共栽种80多棵黄花梨树,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。学院党委书记王觅、院长刘晓文率广大师生共同参与,为校园添置了一片充满生机的"未来林"。

上午9时,师生手持劳动工具在绿茵场上列队集结,举行简短启动仪式。王觅在动员时强调,每棵树都是生态文明的见证者,今天我们种下的不仅是树苗,更是师生共建美丽家园的绿色承诺。刘晓文指出,所选黄花梨树兼具观赏价值与生态功能,成年后单株年均可吸收二氧化碳5公斤,将成为校园碳汇的重要组成。

植树现场呈现热火朝天的劳动图景:师生们分工协作,有的手轻扶小树苗保持平衡,有的精心培土夯实根基,还有的用手持水管为栽下的幼苗浇水保湿。有劳动经验的师生向大家演示"三填三踩"法:第一遍填土后轻提树干去除空隙,第二遍混入腐殖土增强肥力,第三遍踏实土壤确保根系舒展。“多少年后,若有机会回到母校,看着亲手种下的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,那多么有纪念意义!”,师生笑着说。

经过2小时奋战,80多棵高约70厘米的优质树苗全部落户校园。这些生命力旺盛的黄花梨不仅具有耐旱抗病虫害特性,更将形成“乔-灌-草”立体绿化体系。王觅和刘晓文手持铁铲亲自为小树苗培土、浇水,共同见证了师生这次非常有意义的义务植树活动,为践行生产劳动教育、营造校园生态文明、体现学院团结奋进精神做了最美注脚。

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。活动尾声,师生们在树苗前合影留念,用镜头记录下这片跳动的“绿色港湾”。据悉,学院已建立长效管护机制,将由各班级认领养护,定期记录树木生长数据。这批树苗成年后,不仅能为校园营造清凉舒适的休憩空间,更将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约400公斤,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。

“让青春在泥土中生根发芽”,这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,既锻炼了师生的实践能力,更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。这片树林将成为我院师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教材,见证新时代青年的绿色担当。